<button id="oujap"></button>

    1. <dd id="oujap"><track id="oujap"></track></dd>
        <tbody id="oujap"></tbody>
          1. <tbody id="oujap"></tbody>

            當前位置:【新安中學首頁】>【教學教研】>【教育文摘
            破立結合 樹立正確考試評價觀
              [2023-06-16 09:09]  瀏覽次數:1111
            【字體:放大 正常 縮小】 【打印頁面】【關閉窗口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06-14  作者:汪瑞林

            習近平總書記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本哂兄笓]棒功能的考試評價改革,對于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生態至關重要。

            考試是一種教育活動,是教育測量與評價的重要工具,同時又是一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具有高利害性的高考,與政治、經濟、文化相互作用,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只有全社會形成合力,才能讓正確的考試評價觀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念,讓高考及各類考試回歸其本質功能。樹立正確的考試評價觀,是一個“破”與“立”辯證統一、相互促進的過程,“破”是為了更好地“立”。俗話說得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破”不是“立”的前提條件,“立”反過來也有助于更好地“破”。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宣傳思想陣地,正確的思想不去占領,錯誤的思想就會去占領?!蓖七M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需要牢固樹立與考試評價密切相關的正確觀念,以“立”促“破”。

            其一,破除唯升學和“狀元”崇拜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指出,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2021年12月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以下簡稱《評價指南》),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但是每到高考季,總是有一些校長、教育局長因高考成績不佳而被上級主管領導約談。據媒體報道,有些市、縣召開高考總結大會,專門把會場第一排座位留給高考排名倒數的局長或校長,甚至要求排名倒數的局長、校長作檢討。這種做法背后是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唯分數、唯升學、崇拜“狀元”的教育政績觀。破除之策就是堅決做到有“法”必依——將落實《總體方案》和《評價指南》要求的情況作為各級教育督導的重點內容,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處理。

            “破”的同時,我們更應思考如何讓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和辦學質量評價觀“立”起來,為教育質量評價多提供幾把“標尺”?!对u價指南》提出,要加快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正確處理考試升學與發展素質教育的關系;同時,還提出了“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5個方面共18項關鍵指標和48個考查要點,為高中辦學質量評價和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還應正視不同學校生源狀況的差異,重視增值評價。只要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就應該充分肯定其辦學成績。只有把素質教育成果、學校特色發展業績擺到與高考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撥亂反正,讓學校從高考排名的綁架中解放出來。

            其二,破除對高考功能的片面認識,樹立全面的學生評價觀。高考本質上是育人過程的一個環節。在新時代,高考已經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工具發展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吨袊呖荚u價體系》將高考的核心功能歸結為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三個方面,而社會大眾往往僅關注高考作為高校錄取依據的服務選才功能?!俺癁樘锷崂?,暮登天子堂”等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下形成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等考試文化觀念,更是窄化了對高考本質和核心功能的理解。建立在對高考功能片面理解基礎上的學生發展評價,必然會偏離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

            樹立全面的學生發展評價觀,在評價內容上,應圍繞《評價指南》提出的“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實踐”5項關鍵指標,對學生進行多維、全面的評價,不能唯“智”獨尊。在評價方式上,應“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注重面向未來,發掘學生發展潛力,不能僅憑考試成績為學生貼上“優、中、差”的標簽。

            加強綜合素質評價,讓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錄取中實實在在起到參考的作用,是破除單一維度(考試成績)學生發展觀的一個突破口。目前,在“強基計劃”等招生類型中,已經開始參考使用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由“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的轉變。下一步,應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性、實效性,讓其成為撬動教育評價改革的杠桿,推動過程評價和增值評價改革。

            其三,破除“分數至上”的狹隘觀念,樹立持續發展的科學成才觀。有些學生考上大學后缺乏學習動力和發展后勁,消極怠惰、迷失自我,多數是對學業發展缺乏科學規劃造成的。他們受“分數至上”“一考定終身”等觀念的影響,忽視個人的性格特征、能力特長、興趣志向和社會發展需求,力求“分盡其用”,將志愿填報視為分數與高校和專業的機械匹配,把考高分、上名校與成功成才畫上等號。這種狹隘的、急功近利的學業發展觀和成才觀,對一個人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高考成績只是一個階段學習成效的檢測結果。在終身學習型社會,高考無論成敗都不可能“一考定終身”。高考綜合改革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選考科目組合,無論是高一面臨選學選考還是高三面臨專業與高校的選擇,都不應該把考試分數視為抉擇的唯一參考因素。學生要有重視學業發展和生涯規劃的自覺意識與緊迫感。學校也應加強相關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找準未來發展方向。學生及家長在高校和專業的選擇上,要有理性的思考,不盲目、不盲從,志存高遠、胸懷大局,樹立為理想而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科學成才觀,將個人成長與時代潮流、國家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高考成為新的起點,為人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系本報記者)

            總訪問量:人次 總瀏覽量:377414人次 日均訪問:16173人次 今日訪問:3564人次 在線人數:357498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站前置審批號: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excelefootwe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
            郵編編碼:237151 辦公室:0564-2311115 教務處:0564-2315138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_免费看黄网页91视频色板_国产激情怍爱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成老女aV人在线视
            <button id="oujap"></button>

            1. <dd id="oujap"><track id="oujap"></track></dd>
                <tbody id="oujap"></tbody>
                  1. <tbody id="oujap"></tbody>